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关于中国茶的起源说法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的阐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到“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北宋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中有“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一说等等,这些记载从茶源、茶饮等方面反映了中国茶的悠久历史。
茶与人共存于自然之中,中华先民对茶的认知与使用,反映出对人与自然、茶与身心关系的深刻认识。《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末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载了四川蒙顶茶具有返老还童的功效,清代陈元龙编纂的《格致镜源》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茶为万病之药”“茶能养生”“茶可解毒”等文化性表述,强调了茶在现实生活中的功效,也体现出茶与人的身心健康紧密的关联性。
两汉三国时期,人们对茶叶的功效便有了初步认知,《三国志》《吴兴记》《吴普本草》等文献对于茶叶及茶文化有记载。文献表明,当时人们形成了茶“久服安心益气”“耐老耐饥寒”等相关认识。在此背景下,茶的更多功效和意蕴受到重视,进而推动饮茶习俗和茶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两晋时期,茶文化得以孕育和萌发。最初在我国南方地区,茶作为饮品在上层社会较为流行。随着南北官员流动,饮茶习俗逐渐北传。彼时,茶还被赋予廉洁、朴素、淡泊等人格理念,文学作品开始以茶为重要意象,佛、道、儒三家文化中也逐步融入了茶元素。
南北朝时期,茶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由于朝代更迭频繁,人口流动量增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得以进一步互鉴融通,为饮茶之风的盛行和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创造了条件。相较之下,南方地区的饮茶现象依然更为普遍,《坤元录》《吴兴记》《夷陵图经》《茶陵图经》《永嘉图经》等相关文献记载丰富。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制茶和饮茶的记载,《茶经》说,“采不时,造不精”;南朝沈怀远《南越志》说“茗苦涩”。《广雅》曰“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广志》曰“以膏煎之”。
唐代是茶文化的兴盛阶段,社会上制茶、饮茶普及程度日甚。人们对茶叶的开发程度加强,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粗茶、散茶、末茶、饼茶等多种茶叶制作保存形态相应出现,《茶经》中就记载有“粗、散、末、饼者”。这一时期,茶的蒸焙、煎煮等技术愈发成熟,主要程序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等。饮茶配套器具日臻完备,审美形态逐步形成。
与此同时,茶学著作不断涌现,比如皎然的《茶诀》、斐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温庭筠的《采茶录》等,陆羽的《茶经》便是这一时期划时代的茶学专著,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茶谱小序》记载,茶“兴于唐,盛于宋,始为世重矣”。宋代是茶文化的鼎盛时期,茶在社会各个阶层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茶叶种植、采制、加工各环节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精细化和技术化程度大为提高。
宋代,“点茶”(古代沏茶方法之一)盛行,从器、水、火的选择到茶汤效果的呈现,以及煎茶人、饮茶人身心的投入与对艺术审美的凸显,都体现出当时茶文化的特色。有着深重釉色碗壁的建窑盏等茶具,以色泽对比突显茶汤之白,深受大众喜爱,极大推进了宋代陶瓷业发展。精美奢华的贡茶也是宋代茶文化盛行的一个标志。宋代北苑官焙贡茶负有盛名,从采摘鲜叶、拣择茶叶、洗涤茶叶、蒸茶、榨茶、研茶、制饼到焙茶等各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在主流饮茶方式点茶的带动下,宋代时茶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与茶相关的习俗或观念,比如茶与婚姻礼仪、茶与养生关系等日趋丰富,同时茶也进一步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与茶相关的诗词、书画十分兴盛,构成文人士大夫诗书生活与闲适情志的重要标签。同时,宋代茶学著作空前繁荣,目前可考证的宋代茶书达到30部,远超唐五代时期的14部。而以贡茶、赐茶、茶马贸易活动为代表,宋代时茶的政治属性也得以强化,茶叶成为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地区密切联系的媒介,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
元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对饮茶艺术性的追求和进一步大众化上,特别是明代贡茶方式的变革极大促进了饮茶文化的普及,冲泡法的流行大大强化了茶文化的群众属性,大众化成为主流,绵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