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虽然名字带“红”,但它其实是乌龙茶,产自福建武夷山。这个名字来源于明朝一位状元,因为皇帝赏赐他一件大红袍,他便将这袍子披在茶树上,因此称为“大红袍”。
2. 英文单词"tea"的发音与福建话的“茶”相关,福建人叫茶为“tey”,发音类似“贴”。西洋商人在中国买了大量的“tey”,回到国外后就告诉当地人这个词,慢慢演变成了“tea”。
3. 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是产自武夷山的“正山小种”,它已经有超过400年的历史,是由当地茶农在机缘巧合下创制而成的。

4. 虽然“Black Tea”听起来像是“黑茶”,但其实是红茶。之所以这样翻译,是因为红茶早期出口到国外,因色泽乌黑而被称作“Black Tea”。真正的黑茶在英文中翻译为“Dark Tea”。
5. 中国的茶叶根据颜色和加工工艺分为六大类:“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
6. 日本人喜欢抹茶,各类抹茶食品也很受欢迎。其实抹茶的起源在中国魏晋时期,古时候叫“末茶”,是用春天的嫩茶叶通过蒸汽杀青后制成饼茶保存的。
7. 凤凰单枞鸭屎香茶叶名字听起来可能令人误解,但它并不带有鸭屎味。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茶树种在“鸭屎土”(黄土壤)上,而叶子长得像鸭屎脚木一样。
8. 凤凰单枞属于乌龙茶,主要产自广东潮州的凤凰山。目前这里仍有3000余株单丛大茶树。南宋时期,卫王赵昺南逃时品尝到这种茶,并给予其“宋茶”的名称。
9. 生活中常听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这些词汇也是姓氏,其中“茶”有两种发音——cha和tu。据说它源自炎帝后裔姜姓,炎帝尝百草发现茶叶可以治病,他去世后葬于茶陵,守陵的族人因此以“茶”为姓。
10. 中国历史上唯一以茶命名的县是“茶陵县”,位于湖南株洲地区。这个县早在汉高祖时期就已经设置了。
11. 普洱茶在1973年之后才有熟茶,所以任何宣称五六十年熟茶饼的说法都不可信。
12. 中国最早创制的茶类是“绿茶”。例如,在8世纪就有蒸青绿茶的制作方法,唐代时有“蒸青团茶”,宋代有“蒸青散茶”,而元代则开始炒青绿茶。
13. 茶叶的六大分类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绿茶、黄茶、黑茶、红茶、白茶、青茶。黄茶在明朝才开始出现。
14. 紫砂壶不适合泡绿茶,因为容易降低绿茶的鲜香。
15. 唐朝人喜欢喝茶,但他们的饮茶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他们在茶里加入盐、姜、桂皮、苏椒等配料,类似于煲汤的做法。
16. 乌龙茶属于青茶,有些常被误以为是红茶,例如“大红袍”、“铁观音”和“白鸡冠”等等。
17. 黄茶的产量很少,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大类。其中岳阳是中国黄茶生产、加工和贸易规模最大的产区,占了一半的产业。
18.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精品,自唐朝以来就很有名。据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曾带这种茶过去。而白毫银针则是白茶。
19. 世界三大饮料是咖啡、可可和茶。非洲主要产可可,拉丁美洲产咖啡,而亚洲是著名的茶叶产区。
20. 西藏喜欢喝甜茶,但这种甜茶其实是外来品,大约200年前由英国引入。
21. 英国人喜欢喝红茶,这种习惯与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有关。她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嫁妆中包括大量的红茶和茶具。皇后每天喝红茶,贵妇人纷纷效仿,慢慢成为一种潮流。
22. 喝茶过多也会导致“醉茶”,因茶叶中的咖啡碱会刺激神经中枢,导致心跳加快、胃肠不适等。
23. 纯正的大红袍非常稀有,因为现存仅有6株母树,位于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很多人喝到的是拼配大红袍。
24. 台湾的“东方美人茶”也叫“白毫乌龙茶”和“膨风茶”。名字的由来是因为百年前英国茶商把这种茶献给维多利亚女王,茶叶冲泡后犹如美人漫舞,女王因此赐名。
25. 茶叶人均消费最多的国家不是中国也不是英国,而是土耳其,人均消费量达3157克,主要以红茶为主。
26. 长岛冰茶并非茶,而是一种鸡尾酒,酒精度高达40度,包含金酒、朗姆酒、伏特加、龙舌兰酒、橘味利口酒各15毫升,还添加了柠檬汁、糖浆和可乐,容易让人醉倒。
27. 普洱茶的故乡其实不是普洱,而是西双版纳。因在清代普洱府辖区(云南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生产,故称为“普洱茶”。
28. 六安瓜片是唯一没有芽和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采摘时间通常在谷雨前后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