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茶具的历史故事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18 08:38:18 浏览5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茶艺"四要"之四——器

妙器茶艺四事,茶具乃其一端。中国茶具在唐代以前是与食器混用,作为品茗专用的茶具草创于唐代,陆羽功不可没;宋承唐制,为适应斗茶游戏有所损益;明清趋于完善,尤以宜兴紫砂壶以其艺术性、文人化而被誉为神品。茶具发展总趋势是由繁趋简、由粗趋精,历古朴、富丽、淡稚三个阶段。茶具的发展与文化同步、与茶道同步。


茶道作为一门艺术,审美是全方位的。作为一门文化艺能,讲究精茶、真水、活火,还讲究"妙器",所谓名茶配妙器,珠连璧合,相得益彰。

茶具始于何时?

西汉末年,王褒的《僮约》有"烹茶尽具"之说,是否有专用茶具?不得其详。《广陵耆老传》内云:"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yù)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老妪所卖为茶粥,非饮料而是食品,那器大概是食器兼用作茶具。左思《娇女》诗有"止为茶荈据,吹嘘对鼎壁(lì)"两句,虽以茶为饮品,然"鼎壁"是当时的食器而非茶器。说得更明白的是晋代卢琳的《四王起事》记晋惠帝遇难逃亡,返回洛阳,有侍从"持瓦盂承茶,夜暮上之,至尊饮以为佳"。这段文字说明晋代已有饮茶时尚,但承茶之具是瓦盂,即盛饭菜的土碗。

显然,唐代以前是茶具与食器混用。

事实上,茶具专用始于唐代,陆羽应得此项发明专利。

《茶经》详述28种茶具,内生火用具有风炉、灰承、筥(jǔ)、炭和火夹5种,煮茶用具有鍑(即"釜之大口者也")和交床2种,制茶用具包括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和则6种,水具包括水方、漉水囊、瓢、竹夹和熟盂5种,盐具包括鹾(cuó)簋(guǐ)和揭2种,饮茶用具包括碗和札2种,清洁用具包括涤方、滓方和巾3种,藏陈用具包括畚、具列和都篮3种。

茶具28种中望文生义亦难晓其功用的有几种,如"筥",是放炭的箱子,竹或藤编,高1尺2寸,底7寸。炭是火或敲炭用的铁捧,长1尺。鍑,即釜或锅,生铁制成。交床是放鍑的架子。罗合是罗筛与盒子。则是量茶用具。鹾簋是放盐器皿。揭是取盐器具。熟盂是盛开水的容器。畚是搁碗的。涤方是盛放洗涤后的水的容器。滓方是盛放茶滓的。具列是搁置全部茶具的,成床形或架形。都篮是盛放全部器物的竹篮。

这套茶具以其实用价值而备受茶人欢迎。《封氏闻见记》中"饮茶"一节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作者封演是唐玄宗天宝末进士,撰定此书在德宗贞以后。陆羽逝于贞元二十年(804)冬,享年72岁。封演和陆羽是同时代人,他的话自应看作信史。文中"事"是量词,"二十四事"即24种茶具,大概未将藏陈用具列在内,又漏了一件,故以24件计。"茶道"一词开始流通使用。这也说明,《茶经》虽无"茶道"一词,但陆羽推广茶道实已身体力行。"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说明饮茶已成唐代上流社会的时尚。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