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一句道尽了陶刻艺术的高度价值。作为中国陶瓷艺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紫砂壶将精湛的工艺和古典文化相结合,既是方便实用的品茗佳器,又是一种非常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再经过陶刻大家的锦上添花,更具传承传世之价值,非常值得藏家选择收藏。
一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千古绝唱,道出了作为中国特有工艺品的紫砂壶的独特魅力。作为鉴赏紫砂壶的“泥、形、工、饰”四要素之一的装饰工艺,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沉淀,其形式和手法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装饰方法便是陶刻。现如今,陶刻技艺已经无可厚非地成为衡量紫砂壶的准绳之一,通过在紫砂壶上雕刻出真、草、隶、篆诸体,秦砖、汉瓦、钟鼎、甲骨、竹简、写经各种书法源流,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白描、工笔、写意等国画技法,极大增添了紫砂壶的艺术感染魅力。
一、陶刻文化的发展历史
最早的陶刻装饰,见于元末明初的隐士孙道明(字明叔)所刻“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早期紫砂刻字一般是在壶底作署名落款用,且日渐风行,但这只是紫砂壶雕刻的雏形,还谈不上雕刻装饰工艺。直到清代乾嘉年间,茶事兴盛,紫砂茗壶以简括大方之形、淳朴典雅之色和安逸恬静之态吸引了社会上精于品赏的书画金石家及文人墨客,他们纷纷在紫砂出样定制的同时,挥毫饰壶。随着文人的参与合作,逐渐将雕刻的部位移到壶腹,镌刻简单的铭文与诗句,之后更发展到刻画或书画同时铭刻。
紫砂陶刻装饰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推嘉道年间“曼生壶时期”。“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字曼生)以博大精深的艺术胸怀积极参与及倡导壶上金石文化艺术。他经常构思出样,由杨彭年等人施工造壶,他与一众幕友撰词、书画并铭刻。由于陈曼生的倡导及一批金石书画家的参与,打开了紫砂壶步入艺术殿堂的通道,推动了紫砂陶刻的发展和紫砂壶艺的繁荣,发扬光大了紫砂艺术。
二、陶刻的文化意义
(一)陶刻艺术体现了陶刻者的艺术修为
紫砂陶刻手法独特,以刀代笔,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融于一体,彰显出笔墨艺术与工艺技巧高度结合的高雅风貌。紫砂陶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它是在紫砂陶坯凹凸不平、多角线条等复杂的造型上进行刻画,且刻字要横平竖直,刻得珠圆玉润;刻画要刻得有来龙去脉,做到结构相称,刀法分明。因此陶刻艺人在用刀时必须注意行刀的浮沉利钝、深浅宽窄、刀势的气脉连贯,以显示出传神韵致。